素食培养大悲种

posted in: 净化世道人心 | 0

问:学佛修行是不是一定要吃素食?

师答:学佛修行是不是一定要吃素?有很多人生起了困扰。佛教有南传佛教、北传佛教,佛教传到中国,再传到日本、韩国等,叫北传佛教;北传佛教是大乘佛教。南传佛教,现在的泰国、缅甸、安南等,南传佛教是小乘佛教,小乘佛教讲的,只是出家人所学的道理,并没有向信徒大众讲佛教的道理;小乘佛教的比丘每天还是跟佛陀时代一样过托钵乞食的生活,每天上午拿着一个钵出去一家一家的乞食,人家给什么,他们就吃什么,在信徒的心里认为家里有最好的,就给出家人,他们认为好吃的是大鱼大肉,做得很好吃,就给出家人,所以出家人就吃荤的,也不吃素的。修小乘佛教,持的是五净肉,什么叫五净肉?不是自己杀的,不是叫人杀的,不是别人为我而杀的,没有看到杀,也没有听到杀,叫做五净肉,出家人才可以吃。

在经典里记载,有一次一位菩萨问佛陀说:“佛陀啊!为什么修小乘可以吃五净肉,现在回小向大学菩萨,行菩萨道,为什么要吃素啊?”佛陀就讲说:“渐制”,渐制的意思就是慢慢的要改变。

中国的佛教因为根据大乘佛教“吃众生肉,会断大悲种”的教义,所以大乘佛教的国家,不但出家人吃素,很多在家修大乘的居士也吃素。

知道这个道理以后,不要勉强,能够吃素最好,不能够吃素也没有关系;如果说一定要勉强吃素才是佛教徒的话,那也不对。但是大乘佛教的国家有很多小孩子生下来,就不吃荤,就要吃素;有很多小孩子听说吃素很好,就主动要吃素;这些都是菩萨的根器,也不要随便勉强他,随缘就可以了。不要把吃素当作是非来批评别人,不要说信徒们就一定要吃素,不吃素就不是信徒,不要这么讲,不要把它当是非,要远离是非,才是真正的佛教徒。

修行不可有法执

posted in: 净化世道人心 | 0

问:禅净双修要如何解?

师答:禅是禅宗,净是净土宗,从前禅宗的祖师不准他的弟子、门人去学净土;净土宗的祖师不让他的弟子们去学禅,祖师们是善意,只是要弟子们一门深入,不要杂乱无章。

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禅、什么是净。人乘佛教所提倡的是:“非禅非净,即禅即净,显密双修,行解相应”,是这么主张的。人乘佛教听起来不是禅宗也不是净土宗,其实也是禅也是净,但是后面就少一个字,少一个禅宗和净土宗的“宗”字。所谓“心净国土净”,国土要净,需要人心净,假使这个娑婆世界每一个人的心都净了,国土就净了!所谓“禅”者,是无分别的,没有分别相,已无分别,那就是禅,当然禅的解释很多,现在讲“非禅非净”,不是禅也不是净,也可说是“即禅即净”,那么师父讲的度众生法就是禅啊!每个人妄念不生就是禅啊!妄念不生,心地就清净了,心净了不是国土就净了吗!所以说“即禅即净”,就是这个意思。现在就了解什么是净、什么是禅。

慈悲还要有智慧

posted in: 净化世道人心 | 0

问:何谓真发心?何谓慈悲心?

师答:发心是由我们心里所起的心,起的是慈悲心、平等心,或者什么心,这就是发心。比如发心行善,你喜欢做这个事情,你多发心。

慈悲心,对任何人,乃至动物,都要有慈悲心,尤其是佛教徒,更应该要有慈悲心,但是慈悲还要有智慧,叫做“悲智双运”,假使只是慈悲,滥慈悲也不对,比如说一个人在路边要钱,身强体壮,可以去找工作的,不去找工作,在路边讨钱,欺骗善良的人,知道他是在骗人,还要帮助他,就不对。所以要观察,可以跟他谈谈说,找工作有什么困难?帮助他找工作,这种才是慈悲心。看到什么人要钱就给他,就不对。

莫起分别心

posted in: 净化世道人心 | 0

问:我们若是听出家众在唱经赞或是在念经,会生起欢喜心,但是对一般的人,就没办法生起欢喜心,这是什么道理?

师答:唱经赞叫做梵呗,所谓梵呗,就是一种清净的梵音。假使我们心中有了烦恼,我们听到梵呗,心里就清净了,所以说它叫梵音。

听到出家人唱梵呗很高兴,听到在家人唱梵呗,就没这么高兴,这可能是听梵呗的人起了分别心。当然出家人唱梵呗是经过专门的训练,唱起来是比较好听。除此,出家人的生活就是解脱的,因为心里常常有解脱的心情,一唱梵呗,使人听起来,不但有清净感、清凉感,还有解脱感。在家居士生活在家庭里,或许心情方面没有像出家人那么解脱,所以听到在家居士唱梵呗就觉得没有那么好听。其实这是我们的分别心,假使一个没有分别心的人,不起分别心,听到唱赞、唱梵呗,就会觉得好听。

所以当我们要唱梵呗的时候,不管是出家人,或在家居士,我们要以清净心,不起分别的来唱梵呗。听梵呗、听赞,同样的不要起分别心,也要有慈悲心,这样听起来,就觉得统统都好听。假使你心里想:这是出家人在唱的、那是在家人在唱的……,自己先起了分别心,那么你听起来就不会好听了嘛!学佛修行最重要的,就是要不起分别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