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执不舍一切法

posted in: 净化世道人心 | 0

问:“有禅有净土,犹如带角虎;无禅有净土,万修万人去;有禅无净土,十人九蹉路”,请解释其义?

师答:这几句话,可能字面上说的不是很清楚,这是从前的祖师们,希望弟子们不要跑道场,因为有的人修禅,修了一辈子又跑去修净土,有的人修了净土,一阵子后又跑去修禅,而学佛修行就是要一门深入,门门都可以成佛,从前禅宗的祖师,就呵责他的徒众说:“念佛一声,漱口三天”,难道念佛那样不好,念一声佛号就要漱口三日吗?后来这些弟子们太愚痴了,互相仇视,禅宗的弟子仇视净土的,净土宗的弟子又仇视禅宗的,互相对立,就闹出了很多的笑话。后来的祖师又提倡禅净双修,你不但参禅,还要修净土,修净土还要参禅,假使两种都修,就好比老虎已经很厉害了,老虎头上还要带一对角,这不是更厉害了吗?所以过去祖师们说的“有禅有净土,犹如带角虎”,这是比喻之词,把它当成过去的故事来听就可以了,不要执着它讲得对不对,祖师们是因人、因地、因时制宜来说法。

要知道世间上的佛法,是非常微妙的,不可以执着任何一法,“不执一切法,不舍一切法”,这才是佛法。人乘佛教有几句话很重要:“非禅非净,即禅即净,显密双修,行解相应”。这也是包括了很深的道理在里边,也是不执一切法,不舍一切法。要知道如何把微妙的佛法运用在生活里边,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佛法的利益就可以了。

无相清净施福报最大

posted in: 净化世道人心 | 0

问:请师父开示,布施供养,要怎样做到三轮体空?

师答:所谓三轮体空,就是无布施的我相,无布施的物相,无受施的人相。经里面讲,布施能够做到三轮体空,那么将来的福报跟虚空一样大。

要做到三轮体空,必须做菩萨,自己已经证了菩提,行菩萨道,才能够做得到三轮体空。

布施要清净施,什么叫清净施?心地要清净,将来这个福报收获就会很大。所以无论是供养,或者布施,都能做得到无相的清净施,那是最好的。

玩大家乐是众生相

posted in: 净化世道人心 | 0

问:仁慈的师父,您老人家说佛教徒可以操作股票,那是不是也可以玩大家乐及六合彩?对皈依或者受五戒的人,是不是有影响?而有的出家人也这样,师父您老人家说要如何才好?

师答:众生有众生相,凡是有贪欲的人,对这些事情就特别强烈。

假使一个知道佛法的人,我们要度众生,这些众生相我们都要把它度掉。所谓众生,分内众生跟外众生,外众生起于内众生,所谓内众生就是我们每天起心动念,一个念头起来,再一个念头下去,生生死死,死死生生,就在心里边转轮回。大家知道度众生的道理,我们每天把我们心里边的内众生度干净,不要有妄想杂念,这就是佛法。

不过要提醒大家:假使有人有贪心,有挂碍,到临死的时候,他就是堕入鬼道,去做鬼神。凡是杀人放火,做了坏事,临死的时候,一定是堕地狱道。假使我们不明礼义、不守规矩、愚痴,那么死了以后一定是堕入畜生道。我们布施、行善,做很多好事,死的时候,一定是生到天道。我们能够把善恶都度掉,解脱了,就能入佛道。

本来世间善善恶恶、是是非非,就是讲不完、说不清的。还有很多的因缘法,本来是恶因缘,结果变成善因缘;本来是善因缘,结果变成恶因缘。

不执着就不迷

posted in: 净化世道人心 | 0

问:明知对境生迷,没有办法解脱,要怎么办?

师答:对境生迷的事情太多太多了,只要养成一种不执着的心理,不要执迷,就有希望得救了。所以谈到“对境生迷”的事情,就要靠自己不要执着,那么对境就不会生迷了。

可是也许你的心里会想:“师父,你讲得那么容易,一但迷了,实在没法度!”没法度?佛祖有法度,什么办法呢?佛经里讲,有一个“不净观”的方法,假使你看到女孩子漂亮,你不要说那个小姐那么漂亮,你说,唉!也不过是个臭皮囊嘛!你就修“不净观”,你回家坐着想:我今天看到那个小姐那么漂亮,假使她因为什么因缘死了,倒在地上,慢慢的,全身又肿啊、又烂啊、坏了、臭了,再来就成一堆白骨头。你这么一观想,那迷就没有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