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做一个了得起的人

posted in: 弘扬幸福文化 | 0

朝山礼佛在佛教,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法门。过去中国大陆,有许多高僧大德,朝山就朝了好几年;像虚云老和尚,朝礼五台山就拜了两三年。

人们的业障是从身、口、意三业造成的,我们三步一拜,口里称念菩萨,心里观想菩萨,身体拜菩萨,如此就是修三业清净。

世间的人,几乎都有贡高我慢的心。佛陀比喻人的贡高我慢心,像须弥山那么高。人就是因为有贡高我慢心,所以做人处世不圆融,因此就会产生很多的烦恼。而我们朝拜菩萨,就是要把自己的贡高我慢心拜倒。从前有一位常不轻菩萨,他的道行非常高深,虽然他是出家人,但走到任何地方都向人礼拜。人们都很奇怪,应该是拜佛,他怎么拜人呢?其实拜佛菩萨我们拜得下去,要是叫你拜人,恐怕就拜不下去了。这位常不轻菩萨,他以出家人的身分,走到任何地方见人就拜,其实是种教化。他拜人就是希望世人要知道谦虚客气,消除贡高我慢心。因为他常常拜人,人家不知道他是菩萨,还认为是个疯子和尚,所以有人骂他,还拿棍子来赶他,但常不轻菩萨还是照拜,并且口中还说:“我不敢轻慢汝等,汝等将来皆当成佛。”如果我们能以拜佛菩萨的精神,对每个人也都能拜得下去,修行功夫就差不多了。

我们看农夫种稻,如果是好的稻子成熟时,稻穗都是垂垂的,这样收成也一定很好,农夫最喜欢这种稻穗。有的稻子呢,里边没有稻米,却长得高高翘翘的,这种农夫最不喜欢了。做人也是一样,如果贡高心重,走到哪里都“翘头”,大家就不喜欢你了。所以我们平常要客气,对人多点头,大家一定欢迎你。我们拜山拜佛要学的也就是这一点。

人要有福报,就要常常点头,这样无形中会增加好多福报,也减少很多烦恼。

佛法说“菩萨畏因,众生畏果”,朝山拜菩萨,我们就要明因果。社会上有一种人,目空一切,认为自己不得了,常常高高在上,从来不跟人家点头;这种习惯,很容易发生问题。

凡是知道低头的人,一定是个聪明人,反之则是愚笨的人。我们拜佛学佛,就要学佛菩萨的聪明和智慧,要常常把自己贡高我慢的心拜下去,做一个了得起的人,不可做个了不起的人,什么都能了,不要这个了不起,那个也了不起,要把自己一切的众生心统统了掉。了不起是众生相,了得起才是菩萨相。所以师父希望大家要把众生相了掉,菩萨相现出来。如果菩萨相现出来了,那么我们做人处世一定圆融无碍,走到哪里也一定受人欢迎。

净化人心的道理

posted in: 弘扬幸福文化 | 0

有一个居士问师父,在家居士要怎样做到推行幸福文化与净化人心?很多人以为行善就是净化人心,其实不是。就拿布施来讲,布施要做到无布施的我相、人相、物相,也就是三轮体空。很多人以为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就是清净,其实这样还不够,要做到把意变成觉,那才是清净。其他宗教只说到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唯有佛教自净其意,要把意变成觉,这样才是佛教。只要做到自净其意,就是净化人心;大家人心净了,乃至全世界人类人心都净了,这就是人间净土。

推行幸福文化。虽然是讲净化,我们还是要穿衣、吃饭、工作、养家,那怎么办呢?知道净化人心的道理以后,要修当下无生,常常保持如此,就会产生智慧,有了智慧,所作所为的事情都是幸福文化。所以人乘佛教主张净化人心,推行幸福文化,建设幸福家庭,就是这样做的。

每一个人都实行这个道理,大家的心净化了,家庭净化了,幸福文化就实现产生了。

自心垃圾自己扫

posted in: 弘扬幸福文化 | 0

问:请问法师,要如何断除烦恼、颠倒梦想,开大智慧?

师答:这个问题啊,每一个人不一样,但是要想断除烦恼,唯有把自己心里面的垃圾扫得干干净净就可以。这许多心里面的垃圾就是烦恼,这许多垃圾从哪里来,你就叫它从哪里去。屋子里本来是干净的,一大堆垃圾怎么来的?你去想想看,你知道它怎么来,你就叫它怎么去就可以。

净意不执方解脱

posted in: 弘扬幸福文化 | 0

问:佛经中常提起说:不要执着,但是我们若要完成某一件事情的过程中,如没有带几分的执着,怎么能成功?

师答:什么叫不执着?很多人知道不执着,但是没有彻底了解什么是不执着。所谓不执着,是对一切恶的、不好的不要执着,比如说一块烧红的木炭,明明是烫手的,我们要丢都来不及,我们执着它有什么好处?所以不执着是教人对一切的恶法不执着。

可是你修行要求解脱的话,就是连善法——生天之善法,也要不执着;只要不执着,你就能解脱。假使你说坏事不要执着,但是生天好事要执着,那么你还在天堂、地狱,在六道里面轮回,永不得解脱。

所谓佛法,讲的是: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”,就是教人不执着。你意都净了,还有什么执着呢?最不容易放弃的就是意,意都净了,也就解脱了,也就无所谓执着与不执着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