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脱有智慧的人生最有价值

posted in: 弘扬幸福文化 | 0

问:人乘佛教,最终的目标是什么?绝对真理的价值何在?

师答:人乘佛教最终的目标是什么?就是做一个快快乐乐的人,做一个没有痛苦的人,做一个走到任何地方,大家欢迎、欢喜的人,能够做到这样子的话,就叫做离苦得乐。你现在就能离苦得乐,将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一定能够离苦得乐;假使你现在做不到离苦得乐,那么,你天天念佛还是不会到西方极乐世界。

这些道理,是绝对的真理。问它的价值何在?价值就在得到人生的快乐。说起来,能够处处做到布施最好,布施的范围很广,向人微笑,也是布施,问一声早安,也是布施,只要常常面带笑容,这就是人生的价值。这个人生的价值,就是这么简单,就是这么微妙!

假使能够体会到人生的价值,那处处做人,唯有以智慧,学佛修行开智慧;还要再加上一句——求解脱:人有智慧,就好像植物开花一样,一年开一次的花,花开的时候,不但人喜欢,虫也喜欢,蝴蝶也喜欢,小鸟也喜欢,所以这开花,多么重要!当春天到来,遍地花开的时候,哎呀,这个气象多好!因此人学佛修行就是要开智慧,而且还要求解脱。很多人学佛,不知道怎么样叫做解脱。

人乘佛教所讲的“解脱”,是好好做人,好好做事,好好做事业,大家欢喜,没有仇恨,没有斗争,那就对仇恨、斗争解脱;只要行善事,天天做好事,不要去偷人,不要去抢人,不要去杀人,你就跟监牢狱解脱,你就跟法官解脱,就跟警察派出所解脱。

佛教的道理,要解脱的话,以布施来讲,心量如虚空,布施多少都心如虚空,也是空掉,叫做“三轮体空”,能够空掉,善恶都能解脱。佛教跟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,就是解脱与不解脱,其他宗教讲来讲去,都是在三界火宅、六道轮回里面,没有解脱,唯有佛教教人离开三界,离开六道轮回,才叫做解脱。这个是真理,绝对的真理,这就是人生的价值。

家庭主妇的早晚课

posted in: 弘扬幸福文化 | 0

问:早晚功课是不是要固定时间?

师答:这个问题,我想是在家居士问的,假使出家人在寺院道场里,当然有一定的时间,不会问这个问题。在家庭里修,想做早晚课,我想应该要订一个时间,但是时间不要订得太长,有很多在家的居士,自己在家里做早晚课,把时间订得太长,这非常不对。

同样的,做晚课也是这样,你把你的事情做好了,再来做晚课,当然大家都很高兴。如果你口里讲修行,修得全家人都生烦恼,大家都批评佛教不好,这样子不但自己的家人度不了,你修行也修不好。有很多的居士,一天到晚跑道场,这个道场,那个道场,天天跑,跑得家里人都不高兴,所以我认为居士——不论男女居士,要先把你家里的事情做好,假使家里的人都能够同意你,也谅解你、赞成你,那就没有问题。

人乘佛教有一个修法:“动中修”,虽然在做家庭的事情,在做、在动也可以修行,这个最好。假如知道动中修的道理,那怎么修都没有关系。菩萨的修行法就在动中修,罗汉的修行法才在静中修,菩萨很忙,在忙着度化众生的时候都在修行,这叫动中修;罗汉一天到晚不做事情,他可以坐着修没有关系。在家居士有家庭、有事业,如果家庭或事业因为修行而影响的话,这就有问题。所以只要是修行有了智慧,把家里每一个人都能度化成接受你的意见,那你静中修也可以,动中修也可以。

持戒就是护福

posted in: 弘扬幸福文化 | 0

问:除了地藏菩萨的像是光头的,其余像观世音菩萨、普贤菩萨,很多菩萨法相怎么都会有头发?

师答:地藏菩萨,叫做幽冥教主,幽冥教主就是在地狱里幽冥世界做教主,心里边看不到的地方也叫幽冥;你做了坏事,以为别人看不到,这个叫幽冥。其实就是因为做了坏事,人家看不到,才会下地狱,所以地狱就是幽冥界。幽冥地狱的众生是很苦很苦的,因为地藏菩萨大慈大悲,所以他要到幽冥界去度幽冥众生。地藏菩萨跟其他菩萨不同的是,只有地藏菩萨现的是比丘相,剃光头的,跟出家人一样,出家人不但是剃光头,还要受戒,烧戒疤。地藏菩萨现比丘相的表法,就是表戒,剃头出家就是表戒。人的心想什么别人看不到,可是心一犯戒就下地狱了,所以不要下地狱的话,很简单,不要犯戒,别做坏事情。

人乘佛教讲戒不一样。讲到学佛,一谈到戒,哦,大家就退后三步,以为这样也不能做,那样也做不得,叫做戒。人乘佛教不讲持戒法,而讲“护福法”,知道你的福报因犯戒而了了,大家就不要犯戒了!那么人乘佛教的戒是什么?五戒:不杀生,不偷盗,不邪淫,不妄语,不饮酒。

“不杀生”,假使你认为把动物杀了没关系,但是这个习气不改的话,有一天你会杀人,杀了人你就不得了,不但死后下地狱,今生就要去坐监牢。所以为了要保护自己前生所积的福报,就绝对的不杀人、不杀生。

“不偷盗”,偷了别人的东西,自己发财了,你破坏了别人的福,自己就了福,来生也会被别人偷,你了的福更大!为了不了福,就不要去偷窃、强盗。

“不邪淫”,淫是人之常情,孔子讲“食色,性也”。但是佛教徒,不这么讲。朱子家训里边有一句话:“见色而起淫心,报在妻女。”要维护自己的福报,只有戒邪淫。

“不妄言”,也叫不妄语,讲骗人的话,把人家的钱骗来了,信用因此破产。当人家都发现你这个人不诚实,你就没有信用了。没有信用是不是福报了了?

“不饮酒”,酒,不要说少喝点没有关系,现在少喝,有一天就会喝多的。当喝得踉跄酒醉的时候,甚至于掉入水沟里,或在马路上车子来了,发生事故了,不是了福吗?现在师父讲持戒,就是护福,你们相不相信!

戒与我们有什么关系?没有关系。国法跟良民有什么关系?国法是治理坏人的,犯了法,就要受到国法的制裁,假使不犯法,国法跟我们会有什么关系呢?所以不可以犯法,只要不犯法,也不一定要把一本六法全书天天背在身上。假使不犯法,天天所做所为都是维护自己的幸福,没有破坏自己的幸福,那要戒来做什么?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,所以人乘佛教有一句话叫做:“非持戒修,非不持戒修”。什么叫“非持戒修”?把人做好,不要做坏事就可以了嘛。“非不持戒修”,假使不照这个原则,做了坏事,就要受戒条的戒律。所以地藏菩萨最伟大,他剃光头,是表示“戒”,希望不要犯戒,不要下地狱,如果到了地狱,他就还要度你们出地狱。

礼拜的意义

posted in: 弘扬幸福文化 | 0

问:请问师父,为什么要三拜?

师答:为什么要三拜?拜佛,有拜佛的功德,也有拜佛的福德。所谓五体投地的礼拜,就是我们的额头、两手、两膝都着地,碰到地上了,这是最虔诚的一种礼敬的方式,这样拜佛,是最好的;金刚经里面讲:“偏袒右肩,右膝着地,胡跪合掌”,这就是胡跪! 人乘佛教采用佛陀所讲的胡跪。

至于三拜,五体投地是拜佛最恭敬的,可是这个恭敬,不是说我们现在恭敬,明天不恭敬,而是过去要恭敬,现在要恭敬,未来也要恭敬,就是这个意思。而且我们拜三拜也代表拜佛、拜法、拜僧。拜佛,就是消除我们贡高心最好的一个修行办法。三拜之后一问讯,问讯是手结一个吉祥印,代表学佛修行是最吉祥的。

拜佛、拜菩萨,大家都容易做到,但是拜人,可不容易。有一位常不轻菩萨,他看到众生都有贡高无明,他为了要度众生,专门用这个拜人的办法。他一见到人,就先礼拜,拜下去以后就说:“我不轻慢汝等。汝等皆当作佛。”有的人不识抬举,认为他是个疯颠和尚,还要打他、骂他,他还跟你一拜,说:“我不轻慢汝等。汝等皆当作佛。”说完就跑掉了。我们要改业、消业,也要跟对方三拜。你三拜就表示:我贡高我慢心生起来,造了罪过,现在我要虔诚忏悔。我们能够常常先对人礼拜,我们的心一定是纯良,一定是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