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善好施

posted in: 弘扬幸福文化 | 0

我们有,别人没有而需要的,我们给他称为布施。如果别人有,我们给他,则不称布施。比如说穷人没有东西吃,我们给他食物,这样就叫布施。

布施和供养不同,给一般人称为布施。但是给父母、长者、老师,和出家人都叫供养。

无论是布施或是供养,都可叫做种福田。

布施免嫉难,

布施生欢喜,

布施得太平,

布施为福田。

“口”的应用

posted in: 弘扬幸福文化 | 0

欲得人尊崇,切莫道人非;

是非不离口,说是人亦非。

伤人还自损,不如赞叹人;

要消口业过,贡高嫉妒除。

口业很厉害,有时开玩笑乱说话,福报都了了,要再修回来很不容易,这一点很重要;所以不要乱说话,也不可乱开玩笑。

苦与乐

posted in: 弘扬幸福文化 | 0

学生读书觉得苦;认为不读就无苦。譬如农夫种田地,播种耕耘很辛苦,但到收成却快乐。

农夫有地不耕种,他人辛苦我无苦,但见辛苦之人丰收时,他人快乐我心苦。

心苦之人不修行,正如懒惰农夫不耕种,好吃懒做更贪玩,到老之时无依怙,无衣无食求他人,处处遭到苦!苦!苦!

学业完成有基础,开创事业增上勤,更要吃得苦中苦,一旦作了人上人,你再问他苦不苦。

不可得罪小人

posted in: 弘扬幸福文化 | 0

问:“如果在工作的环境中,遇到嗔嫉心重的人,该如何与之相处?”

师答:“做人要有气度,多包容,与人相处要谦虚客气。若是与小人相处,更是要多行谦逊,不可因其无德,就心存轻视不屑,任意指责,使他难堪。因为小人心胸狭隘,嗔毒似蛇,往往含恨难消,趁人不备即予以报复反击。得罪小人,更容易招来祸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