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戒后要持戒

posted in: 弘扬幸福文化 | 0

问:弟子明年春天决定去求授五戒,受了五戒后要怎么修持?

师答:参加了传戒法会,戒师父们就会告诉你怎么修持,如果你要问我,我的说法是:在日常生活中修持。简单说明一下:

杀戒:如果平常有杀生行为的,受了戒后就不可再杀生了。

盗戒:偷拿别人的东西,偷摘他人的花果,大家都知道这是窃盗的行为。在办公室内因贪图一时的方便,私人的信件用公家的邮票,这也是窃盗的行为。再说得微细一点,心中起贪念,仍然算是犯罪;又如闻到他人所种的花很香,而起贪念,多嗅一嗅,也是犯了窃盗罪,这些是属于“意罪”。要根绝窃盗罪,最好连意罪都不要犯。

邪淫罪:在家居士夫妻之间的敦伦正分,叫“正淫”,为佛戒所许可。有了外遇,就犯了邪淫罪。若再微细,在街上多瞧俊男美女两眼,也是犯邪淫罪,这是属于意业。

妄语戒:妄语罪最容易犯。有人说善意的欺骗没有罪,但有些善意的欺骗仍然有罪,是犯了习气罪,因为这种行为做多了,就会形成欺骗的习气,有时在不知不觉中,就会犯罪。如果善意的谎言是出于类似下列的动机、行为,则不算犯罪,例如:邻居发生穷困急难,你想救济他,又恐怕他不接受,因此你说:“这些钱是我以前向你爸爸妈妈借的,现在还给你。”又如:小孩生病怕打针、吃药,做父母的骗他说打针不痛,吃药不苦。这些善巧方便的妄言,不算犯戒。

酒戒:酒会乱性,饮用当然有罪。如果因病需酒调治,饮用不算犯罪,但如果贪杯而以饮药酒为借口,仍是犯戒。

吃素要注重营养

posted in: 弘扬幸福文化 | 0

问:我是一个做粗重工作的人,目前又吃素,所以体力常感不支,可是我又一心想学佛修行,请问法师要怎么办?

师答:为了身体的需要,应当穿暖,应当吃饱,应当吃好。修行先要修心,如果不知道怎么修行,怎么学佛,勉强自己不吃东西,就表示在修行,也说不通。那应该是小乘的修法,我们今天应该提倡人乘佛教。

人乘佛教,是普遍社会大众所需要的佛教,就是要大家吃得饱,穿得好;提倡人乘佛教,就是要我们大家把事情做得好,我们的家庭幸福和乐。

如果你已经吃素多年了,就要保持吃素,最好吃素菜要讲究点,各种素菜多吃一点,采取多种维他命,身体就好了。

你是佛教徒,也要身体健康才能做工,不能说为了信仰,就不可多吃,那是不对的。

因缘具足就皈依

posted in: 弘扬幸福文化 | 0

问:一个信佛的人要皈依,在什么时候最恰当?是否要念完所有的佛书?还是要皈依后才去了解佛法呢?

师答:皈依要有因缘,不是等念了很多佛书,把佛理研究透彻了,才要皈依,万一你还没有把佛理摸透就死了,那怎么办呢?有的人虽然不懂佛理,但是在他的八识田中,早已经有了佛的种子,也懂得修行了,何必要等念完所有的佛书才要皈依呢?再说皈依也不简单,要有道场,要有法师,还要有皈依的意愿,三种因缘具足,才能皈依。

皈依是学佛修行的开始,皈依后也要了解佛法,运用佛法在生活中,修福、修慧、修庄严,求解脱,开智慧,才是真正的学佛。有许多人以为学佛是老年人的事,这个观念是不正确的;要知道人命无常,世间无常,因缘无常,所以“莫待老来方学佛,黄土堆中少年多”,要珍惜皈依学佛的因缘,因缘具足时,想皈依就皈依。人乘佛教还提倡胎儿就要皈依为最好!

要学菩萨四种精进法

posted in: 弘扬幸福文化 | 0

问:每次听完师父说法,回去就兴起许多度众的心念,每遇不顺,又搁下来,请问师父要如何才能精进?

师答:一个学佛修行的人,要立志净化自己,做到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五蕴皆空,要证得菩萨法要,在菩提道上,菩萨行不厌倦、不懈怠,起码要做到四点精进,就能度众:

第一要爱语精进:无论走到哪里,多和人们讲鼓励的话、赞叹的话、安慰的话,这就是爱语精进。

第二要布施精进:布施并不一定要财施、法施、无畏施,只要常常微笑,对人多问起居安好,常常关心别人,心情要时常保持开朗,无任何挂碍,随缘赞叹,也是布施,走到哪里都欢欢喜喜,快快乐乐,这就是布施精进。

第三要利行精进:在任何地方,或做任何事情,说任何的话,都要不失利益别人为原则。凡遇不顺,要能胜解,不可有一点伤害别人的心念,行为,这就是利行精进。

皈依要有因缘,不是等念了很多佛书,把佛理研究透彻了,才要皈依,万一你还没有把佛理摸透就死了,那怎么办呢?有的人虽然不懂佛理,但是在他的八识田中,早已经有了佛的种子,也懂得修行了,何必要等念完所有的佛书才要皈依呢?再说皈依也不简单,要有道场,要有法师,还要有皈依的意愿,三种因缘具足,才能皈依。

皈依是学佛修行的开始,皈依后也要了解佛法,运用佛法在生活中,修福、修慧、修庄严,求解脱,开智慧,才是真正的学佛。有许多人以为学佛是老年人的事,这个观念是不正确的;要知道人命无常,世间无常,因缘无常,所以“莫待老来方学佛,黄土堆中少年多”,要珍惜皈依学佛的因缘,因缘具足时,想皈依就皈依。人乘佛教还提倡胎儿就要皈依为最好!第四要做到同事精进:你看到他人在忙,你就帮忙,别人在扫地,你就帮忙扫地,不论什么事情,只要是自己能做得到的,就随缘而做;与人共事、工作,使人心生欢喜,愿与接近,这就是同事精进。

如果能做到以上四种,很多人就喜欢和你交朋友;和你做了朋友,你就能度他来信佛。不要动辄讲什么大道理,不要讲什么神通玄妙,无稽之谈要禁戒!不要想去纠正别人,而引来争辩,辩论的结果,人家就不跟你做朋友。唯有在为人处世,做到上述四种精进,不但要度朋友容易,而且还会度更多的人来学佛。

有一点很重要,须切记得,要做到“无相”行施,不要到处说:我在哪个寺庙,我怎样怎样……,更不要说:我现在做佛教的什么事情……,这些众生心态都不可有。假使你挂着一个佛教徒的招牌,讲些别人不喜欢的话,人家会生反感,一旦给别人没有好的印象,你去到任何地方,人家就不会欢迎你。只要默默无闻的做,依法修行,不需要让人家知道你在修行,要修无相功德,无相布施,就会交很多的朋友,要他们信佛学佛,他们就会接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