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乘佛教提倡避孕不堕胎

posted in: 弘扬幸福文化 | 0

问:现在政府已经通过堕胎合法化的议案,请问佛教对堕胎的看法如何?是否有罪?如果有罪,算是那一种罪?

师答:堕胎就是杀胎,杀胎也就是杀生,犯的是杀人罪。

人乘佛教,当然是不赞成堕胎,因为堕胎是杀生,杀生将来就会感应共业,共业的灾难是很不得了的。

人乘佛教只提倡避孕,不提倡堕胎,只要能做到避孕、不怀胎的话,与政府允许堕胎合法的效果是一样的,人乘佛教是在帮助政府、国家乃至人类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提倡避孕,不要堕胎。因为避孕是生命尚未形成,堕胎则已经成了生命再把他杀害,完全是不同的方法,以不同的方法,达到同样的目的。

差别因缘可转业

posted in: 弘扬幸福文化 | 0

问:现在世、未来世是不是依自己所造的业的种类、轻重来受报?

师答:什么叫三世?昨天、今天、明天叫做三世;又去年、今年、明年也叫三世;我们少年时代、中年时代、老年时代,这也是三世;我还没有生出来以前谓之前世,生出来以后这辈子叫做今世,死了以后叫做来世。其实我们把手动一下,这个动作就有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。手还没有伸出来是过去世,伸出来是现在世,再收回来是未来世,手摇一下,就有好多的三世。

我们人所造的业,是有业就有果,果就是报,这就是因果报应,比如我们吃了不卫生、肮脏的、有传染病的东西,一定会生病,这也就是因果与报应。

种豆得豆,我们种的是甜瓜,收成就是甜瓜,种的是苦瓜的种子,收成也就是苦瓜,所以说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,就是因果报应。

什么叫“差别因缘”?比如说,我们生长在不好的家庭,或者前世有不好的恶根,今生只要好好的学佛修行,将不良的习气改掉,有好的因缘转变,就可以把不好的业障消除,得到好的果报,这就是差别因缘。所以我们要将好的保持下去,有不好的,要改正过来。

学观音菩萨慈悲度众

posted in: 弘扬幸福文化 | 0

问:我是正信弟子,最近到一间天主教会办的托儿所担任教师,依教会的规定,每天早上到班上第一件事是到神坛前祈祷,而且一天当中要教小朋友感谢主恩多遍,我要如何做才能如法?

师答:当然碰到这种情况很难处理。但是真正知道了佛法的道理,那也没有困难,因为你拿薪水,你受雇于天主教,就要照天主教所委托的事情去办,自己是正信佛教,那么这正信佛教对于我们人的关系,是多么的重要,因为所有的宗教都是六道轮回里边的宗教,唯有佛教是超出六道轮回、解脱的宗教,既然你已经信了解脱的宗教,那么你就要修解脱道。在天主教的托儿所执行职务,为了生活,就照着需要做的事情去做就可以,他并没有改变你的信仰,既然没有要求你改变信仰,那就不难了嘛!

我们学佛的人,假使到鬼神庙去,我们拜鬼神,我们是度鬼神,你到任何地方,你就去度化众生。地藏菩萨在地狱也是度地狱的众生,那么你去天主教的托儿所教学生,你跟这些托儿所小朋友结缘,虽然他现在是天主教徒,可是将来多生累劫,来世或者再来世,他一定都会变为佛教徒。这个时候,你学观世音菩萨就好了,因为观音菩萨不但三十二应化身,而且还千百亿化身:此人应以宰官身得度者,观世音菩萨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;此人应以鬼王身得度者,观世音菩萨即现鬼王身而为说法;此人应以丈夫身得度者,观世音菩萨即现丈夫身而为说法;此人应以妻子身得度者,观世音菩萨即现妻子妇女身而为说法;此人应以父母身得度者,观世音菩萨即现父母身而为说法;此人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,观世音菩萨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;此人应以天主教托儿所老师身得度者,观世音菩萨即现天主教托儿所的老师而为说法。观世音菩萨是大慈大悲,我们就要学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,那么这些小孩子需要慈悲心去照顾,我们就要以慈悲心去照顾他们。

假使现在执着自己是佛教徒,不应当到天主教托儿所去教书的话,那就错了。一个人有很多的机会,这么多机会不一定都是属于佛教的,等到失去机会,不能去做的时候,你就会生退悔心,说信佛教不好,信了佛教我什么都不能去做了,你怪佛教,那就错了。

何谓人类幸福文化

posted in: 弘扬幸福文化 | 0

问:何谓人类幸福文化?反过来,何谓人类不幸福文化?既然有幸福的文化,就有不幸福的文化。

师答:今天,这个世界,什么学问都有,教人做坏事的也有。其实,人类本来就是有幸福的,为什么幸福没有了?就是我们世人不守规矩,不持戒律,所以幸福就破坏了。

这样做不得,那样不可做,这个就是戒。其实,人人都要持戒,做个好公民,好国民都要守法,守法就是持戒。所以人乘佛教把戒说成“护福法”,“护福”,就是维护自己的幸福,保护自己既有的福报。其实,佛教所说的一切法门,都是福音,这个福音,就是佛陀为我们所说的。佛陀所讲的,就是要我们人类得到最高的幸福。如果大家都来学佛,大家都来修行,大家都能够得到清净涅槃的话,那当然算是最高、最圆满、最究竟的幸福,所以我们佛教的文化,就是幸福文化。

在外国、欧美其他许多国家,你说幸福文化,一般人都听得懂,我们讲佛教文化,大家却不懂,所以我们干脆就把“佛教文化”说成“幸福文化”。我们推行幸福文化,释迦牟尼佛所讲的经典,就是幸福文化的标准,如此推行下去,将来全世界的人类,都能够向往我们佛陀为人类谋幸福的道理而去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