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持戒非不持戒

posted in: 弘扬幸福文化 | 0

问:在家居士受菩萨戒以前,要具备什么条件才可以受戒?受戒以后,要注意什么才不会犯错?

师答:在受菩萨戒以前,最重要要具备信心,信仰心要具足,去恶心念要坚强。你觉得自己时常犯错,说我就不犯错,我绝对不犯错,我受戒回来一定不犯错。只要具备这两个心,你就可以受戒了。

受戒以后,要注意什么?注意持戒,就不会犯错。我们要去受戒以前,心里边就要有这个准备:我要去受戒,我绝不会犯戒。如果你真正能做到:我不受戒,我也不犯戒,那受戒不受戒也没有关系。

“戒”是这样不能做,那样不可做,这就是戒。你们想想看哪些事情不能做,我就不做,哪些事情应该做,我就做。人乘佛教所讲的是“非持戒修,非不持戒修”,本来我们就不做坏事,不应该做坏事,我们还说什么戒不戒?就是因为人多生累劫以来,带下了不好的习惯,我们要修行,所以就要持戒,这就叫做“非不持戒修”,一定要持戒修。其实该做、不该做的事情,每一个人都知道。

如果每一个人都知道的话,你就不犯戒,不受戒也没有关系。如果你今天知道发脾气不好,发脾气会得罪人,知道所谓“一念嗔心起,火烧功德林”的话,你想这个损失大不大呢?所以持戒叫你不要发脾气,很简单嘛,我不发脾气,这样不是更好吗?如果不懂这个持戒的道理,你天天去受戒,你天天都在犯戒。

要尽自己的本分

posted in: 弘扬幸福文化 | 0

问:要用什么方法才能够让我的先生、家翁(公公)和我同心向佛?

师答:要用什么方法才能使你的公公和先生同一条心跟你来拜佛?学佛修行,好好的做一个佛教徒,把佛教的道理运用在生活中,你不可以说我是佛教徒,别人不信佛就是迷信啊,又是怎么样……不能够批评他。假使你批评他,就得到反效果。说你学什么佛啊,嘴巴都常常乱讲话。

你做人家的媳妇,你对公公很孝顺,处处都能做到你为人子媳之道,你就能度你公公。你只要安分守己尽到妻子的本分,那你就能度你的丈夫。

要建设佛化家庭

posted in: 弘扬幸福文化 | 0

问:婚姻是不是业障?

师答:假使你说婚姻是业障的话,大家都不能接受,因为婚姻是家庭的基础,有婚姻才有子女,有子女才有家庭,人乘佛教所提倡的,是净化自心,净化家庭,净化社会,不是说大家不要结婚,统统来出家,没有这个道理,人乘佛教不提倡这样子。

所谓人类,有人伦之常,伦常的观念,也就是我们做人应该怎么做,做父亲的怎么做,做母亲的怎么做,做祖父祖母应该怎么做,做儿女、做兄弟姐妹应该怎么做……,这是我们必须了解的,不能开口讲业障,闭口讲业障,讲婚姻也是业障。

所谓业障,是指自己前世所造的业,今生来修行,遇到了妨碍,你可以讲是业障。你在修行的时候,假使你的太太不同意,一天到晚跟你唱反调、吵架,弄得你每天不得安宁,影响你的修行,你说:唉!前世结了这个业障妻子。你这样还可以讲是业障,但你不可以讲婚姻是业障。其实你要想:妻子是我的同修、伴侣,前世有缘嘛!今天才会结婚,结了婚,要佛化家庭,要夫唱妇随,要知道如何沟通,如何使先生、太太也来学佛,使小孩也来学佛,建设快乐的家庭,这样才对。就是释迦牟尼佛,也是净饭王与净饭王的夫人所生的啊!没有夫妻,怎么生佛陀来弘法利生呢?

要悲智双运

posted in: 弘扬幸福文化 | 0

问:在家居士如何修行?孩子一吵不能做早晚功课,要如何变通?

师答:人乘佛教推行幸福文化,要建立幸福家庭,最好我们把早晚功课的时间缩短,我们人乘佛教的修士早晚功课不要几分钟,你可以在小孩子睡觉还没起床时,先起来,不要惊动小孩,那么你把早课做完了,小孩子还在睡觉,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。学佛要学佛的慈悲,假使只会做早晚功课,却没有佛的慈悲,就不叫学佛了。

学佛最要紧是有慈悲心,如果没有慈悲心,你用任何的行式都没有用。要慈悲,还要以智慧来处理,叫悲智双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