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问:为什么要“众善奉行”,又要“自净其意”?
师答: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”,这四句话就把佛教解释得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“诸恶莫作”,就是一切坏事都不要做,无论多小的坏事都不要做,甚至以鼻子嗅花香也算是坏事,因为花贡献香味让周遭每个人都闻得到,但是如果你特别用鼻子又吸了几下,贪心就起了,所以是坏事。再比如对面一个窈窕淑女走过去,本来与你无关,可是你如果回头再看她两眼,这就是坏事。但是学佛了之后就要“觉”,要觉到连类似以上这两种细微的坏事都不去做,这就叫持戒。
“众善奉行”,就是要做一切的好事,要行善到最基本最细微的程度。
“自净其意”,很多人都误以为,只要我不想坏的事情就是自净其意,我们必须做到很微细的念头都不生起来,把善的、恶的意念都净化才行。如果你做了很多好事,你心里执着自己做过的好事,念念不忘,这样就不解脱。学佛就要求解脱,所以还要进一步修净意。如果能做到净意,就能和释迦牟尼佛相应。常常保持净意,就是寂灭相。
“是诸佛教”,就是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这么教育的,只是我们大家不知道,现在师父这么一讲,大家就能明白原来这就是佛教。

所谓觉照,觉就是觉察自己内心,保持没有生灭,也就是非有非空的菩萨行者。所谓打佛七、禅七,“打得心头死,许汝法身活”,七天当中,一直念佛,把第七识打下去了,不让它再生起来,这个时候,不生不灭的法身就活了。打禅七也是一样的,每天入禅定,内众生不生起来,也就是打禅七。其实说起来,禅也没有七,佛也没有七,只有人才有七。我们人有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意六根,对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尘,然后产生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识,此外还有第七识和第八识;第七识就是“我”,第八识叫“含藏识”,就等于自己的录影带、贮藏室、仓库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