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要皈依

posted in: 净化世道人心 | 0

问:为什么要皈依?皈依三宝有什么好处?

师答:学生上学读书,是为了什么?是因为要求知识,明道理,长大才有谋生的技能,知道做人处世,才能在社会上生存。

学佛也是这样,因为佛门广大,还有很多的旁门左道,要怎样才算是正信的佛教呢?所以举行正式皈依仪式是非常重要的。虽然你看过很多佛教的书,你说你是佛教徒,但毕竟你没有和佛、法、僧三宝结缘,那么,佛教也不能承认你是正式的佛教徒。

皈依是什么意思?皈是回来的意思,每个人的佛性,都是如来法界本体的一份,只因当初一念无明,离开了本体,来三界火宅,六道轮回,有时候升天,有时候做人,做鬼神,做畜生,乃至下地狱!就像我们一个人,离开了自己的父母,到处流浪,等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、苦恼,叫苦连天,才会想到家中的父母,所以就回来了。

佛教徒也是这样子,离开了如来,到三界火宅,六道轮回里,有时升天,有时做人,有时做鬼神,做畜生,吃了很多很多的苦,这个时候才回头,这就叫做“皈”。“依”就是依佛、法、僧三宝为师,依佛所说的佛法,作为我们人生的指南针,无论做任何事业,或读书,在家庭或社会,都以佛法做我们的标准,人生朝向佛教的光明大道前进。就像一个流浪子,回到了家,要依靠父母的财产生活,依父母的教导做人,才能安居乐业,是同样的道理。

皈依三宝,是皈依佛宝,皈依法宝,皈依僧宝。佛宝,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;要皈依佛,以虔诚心做佛的弟子,佛宝是金钱买不到的。法宝,即是十方三世诸佛所说一切的佛法,也是用钱买不来的。皈依僧宝,也是一样,僧宝也不是用金钱可以买得来的。对三宝都要以虔诚的心来皈依,才能叫做三宝弟子。僧宝,是弘扬佛陀所说教法的人,叫僧宝;皈依僧宝以后,称出家的沙门比丘、比丘尼为师父。要皈依才有师父,用金钱买不到的,才叫做宝,用金钱买得来的,就不叫宝了。

皈依佛法僧三宝以后,就是三宝的弟子。三宝弟子才是一个正信的佛教徒。做了三宝弟子,做了佛教徒,我们要拜菩萨,敬菩萨,学菩萨,自己还要做菩萨,要把自己不好的习气改掉,依教奉行。菩萨是大慈大悲的,所以我们也要做到菩萨的大慈大悲,才能算是一个佛教的信徒。

提倡世界佛教化

posted in: 净化世道人心 | 0

问:什么是生活佛教化?

师答:现代社会上有几种说法:社会佛教化、佛教社会化、生活佛教化、佛教生活化,还有家庭佛教化、佛教家庭化。人乘佛教提倡生活、家庭、社会都要佛教化,就是要人们追求幸福文化,建设幸福家庭,人人都有智慧,才有幸福。

佛教,是佛陀教化的道理,佛陀教示世人要有觉悟,要把觉悟的真理运用在生活之中,这样,才能过着觉而不迷的生活,过着智慧的生活。一个人有了智慧,就不会做出愚迷邪痴,乃至作奸犯科的行为,进而知道净化自己,追求幸福。

有人提倡佛教要社会化,他们把六字大明咒、心经,以及许多的经咒,变成流行歌曲,在舞台上敲敲唱唱地跳起舞来,那么佛教就社会化了,我们还是不要把佛教社会化。社会上有跳舞、赌博,以及各种五花八门的玩意儿,如果佛教也跟着做,那不就成了魔道吗?

佛教是智慧的宗教,我们希望每一个人的生活,都过得很有规律,很舒适。我们要把发狂的社会,改变成安宁的社会,每个人都很快乐,这样才对。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常乐我净,建立幸福的家庭,如此才是正途。人乘佛教所提倡的,是生活佛教化,家庭佛教化,社会佛教化,世界佛教化,那时人间净土就可以实现了。

修行好在动中修

posted in: 净化世道人心 | 0

问:我没有时间修行,要怎么办?

师答:依照人乘佛教修行的方法——动中修。我现在跟人讲话,我也在修;做老师的,在课堂上也可以修,如果你修,智慧现前,讲起课来,会更为精彩,学生都比较爱听。你无论做什么事情,上厕所也可以修,走路也可以修,开车也可以修,任何时候你都可以修。修行就是把心地扫得干干净净,保持觉照不要乱想,开车时你就不要乱想啊!有什么车子,从前后来,你都知道啊!这样开车就没有危险了。

你只要知道动中修的法门,在任何时候,做任何事都可以修行,实在是很方便。

佛教的文化就是幸福文化

posted in: 净化世道人心 | 0

问:请问圣开上人,这两晚的讲座,既然是讲人类幸福文化,为什么上人都在回答来宾的问题,竟没有提到人类幸福文化是什么?请法师解答。因为我及许多来宾朋友,都想知道什么是人类幸福文化?

师答:你所想的幸福文化,可能是怎么大赚钱啦!怎么娶个好太太,家里才幸福?这样的话,幸福的范围太小太窄了!要知道,真正的幸福文化,就是佛教的文化。每个人如果都能得到究竟涅槃,这才是真正最大的幸福文化。

学佛的目的,就是要离苦得乐,很多人都以为,要离苦得乐,就是将来去西方极乐世界,其实,不只如此,离苦得乐,要当下离苦,当下就要得到快乐,当下就要得到解脱。有人会怀疑,解脱那有这么容易?其实很简单,如果有人骂你,那你就跟他说对不起,这就是小解脱。虽然你对我很没有礼貌,但是我仍然很有礼貌的答复你对不起,那不是解脱了吗?这是人乘佛教所说的解脱方法。

我们在生活中,时时处处都解脱,那将来就能够得到究竟解脱。这不是很幸福的事吗?这不过是举一件小事来说明解脱之道,若能懂得更多的佛法,把这些佛法运用在人生、家庭、社会、国家,乃至全世界人类,这岂不是一大幸福文化吗!所以说,佛教的文化就是幸福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