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:修行要达到什么程度才会开悟?开悟的境界又是什么?
师答:修行要到什么境界才能开悟?说起来这不是个普通的问题。
开悟是怎么一回事情,有一句话可以来解释:“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”。至于真正开悟是不是这样子呢?除非你自己好好的修,你开悟的时候,就知道开悟是怎么一回事。
问:修行要达到什么程度才会开悟?开悟的境界又是什么?
师答:修行要到什么境界才能开悟?说起来这不是个普通的问题。
开悟是怎么一回事情,有一句话可以来解释:“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”。至于真正开悟是不是这样子呢?除非你自己好好的修,你开悟的时候,就知道开悟是怎么一回事。
问:请问师父,我的儿子何以虚荣心很重?要如何才能使他脚踏实地上进呢?
师答:他年纪虽小,已经是中了五欲六尘之毒,要如何改变呢?师父也觉得很困难,只希望父母本身要作模范。要子女不虚荣,第一点父母不要虚荣;要自己小孩不讲假话,首先做父母的不要讲假话;要自己的子女不邪淫,做父母的也不要邪淫,不花天酒地……,举一反三,如此类推,相信家里的孩子一定会改好。
父母要先从做好国民、好榜样开始,如果等小孩子变坏了再改,这是一件烦恼痛苦的事。
问:何谓真发心?何谓慈悲心?
师答:发心是由我们心里所起的心,起的是慈悲心、平等心,或者什么心,这就是发心。比如发心行善,你喜欢做这个事情,你多发心。
慈悲心,对任何人,乃至动物,都要有慈悲心,尤其是佛教徒,更应该要有慈悲心,但是慈悲还要有智慧,叫做“悲智双运”,假使只是慈悲,滥慈悲也不对,比如说一个人在路边要钱,身强体壮,可以去找工作的,不去找工作,在路边讨钱,欺骗善良的人,知道他是在骗人,还要帮助他,就不对。所以要观察,可以跟他谈谈说,找工作有什么困难?帮助他找工作,这种才是慈悲心。看到什么人要钱就给他,就不对。
问:在宇宙中,处处时时都在为我们说法,说因缘法与生灭法。为什么没有学佛者听不到而且看不到,唯有学佛开悟的人才看得到,听得到,这是为什么?
师答:这叫“无情说法”,也就是大自然在说法。学佛修行有智慧,那么无论在任何地方,他有慧眼,他有慧耳,他能够听到说法,他也能够看到说法,所以佛教讲:“有情无情同圆种智”,对众生,我们是讲佛性,大自然,我们是讲法性,其实佛性跟法性,都是宇宙的本体。
师父在过去多少年以前,我行脚全台湾,有时候到了高山上,在石头上一坐,好高兴,好像这些树、花都在欢迎我,那种感情实在比人间的感情还要好。当时我证到两句话,我说:“草木有情,人无情。”花草可以给我们欣赏,它没有条件,也没有仇恨,它让你感受到非常快乐。人就不是这样子,这个世界上的人,人与人在一起,就会互相残杀,你残杀我,我残杀你;互相计算,看看你身上的钱可不可以跑到我袋子里来,你的劳力能不能给我利用……。所以我就觉得草木有情,人还是无情的。
过去有一个故事:“生公说法,顽石点头”,这位生公是个出家人,他住的寺后面山上是个石头山,他常到石头山上去打坐,他一说法,问石头对不对,很多石头都在点头。其实你只要真正修行到了一个程度,花草树木都可以感应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