惭愧是幸福的开始。
修行本来很简单
问:修行是不是有一定的层次?
师答:修行的层次可用三句话来概括:
修行不如修身,
修身不如修心,
修心不如无生。
人的善恶行为,来自身体的造作,若要正其行,必先端其身,所以说“修行不如修身”;心为身行的主宰,如果心净则身自正,所以说“修身不如修心”;修心很麻烦,干脆无生就好了嘛!所以说“修心不如无生”。证悟无生的人,就能“无住生心”也能于一切身行应用无染。
修念佛法门的人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时,就能“花开见佛悟无生”。所谓“花开”,就是开智慧之花;“见佛”就是见到自性弥陀;“悟无生”就是证悟无生法忍。我们推行人乘佛教,希望人人在娑婆世界就证悟无生,不一定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才悟无生。
修行实在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,只要大家无生就好了。可是众生很奇怪,最简单的事却做不到,而那些最复杂、最麻烦的事却做得来;胡思乱想,想得睡不着,想得作梦,这个大家都能做到,叫他不想、不作梦,竟然做不到。如果做不到无生,那还是从修心、修身、修行或念佛修起吧!
断习气
不忘别人的习气,
就是自己的习气。
要断自己的习气,
不计别人的习气。
披缦衣可以礼佛
问:受过五戒,披上缦衣,有人说不能对着佛前合掌,请问法师,这是为什么?
师答:在北传佛教的法系中,守五戒的居士,除了穿海青以外,再披上袈裟,而这种袈裟是一个颜色,上面没有条纹,也没有一块一块像田的样子,就是居士的缦衣。在礼佛、拜佛、念佛时才披缦衣。说披缦衣不能向佛问讯、礼佛,那就不对了,这乃是外道破坏你受戒,破坏你学佛修行,所以跟你乱讲,我们可以不理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