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无定法,定法非法

posted in: 推行人乘佛教 | 0

一般佛教徒见面念“阿弥陀佛”的圣号,“阿弥陀佛”的意思是无量光明,无量寿命,无量功德!这本来是非常好的佛号,大家都知道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,念阿弥陀佛就是念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;可是如果你执着一定要念阿弥陀佛圣号的话,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是本师释迦牟尼佛,我们的佛法是释迦牟尼佛吿诉我们的,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、阿弥陀佛的功德也是释迦牟尼佛吿诉我们的,假使要念佛的话,就应当念本师释迦牟尼佛,可是不念释迦牟尼佛圣号,要去念十万亿佛土以外的阿弥陀佛,好像有一点舍近求远,就好像我们不念自己的爸爸妈妈,而去念干爸干妈一样的道理。

其实佛佛道同,法法相通,与佛同在就是与十方三世诸佛的法性一体,应当就没有差别相,没有分别心。所以我们人乘佛教的居士要做到如法,大家就来响应“与佛同在”,大家见面时说:“张居士,与佛同在!” “王居士,与佛同在!”碰到杨居士:“杨居士,与佛同在!”这样你也与佛同在,我也与佛同在,坏事都没有了,不是当下无量光明,当下无量寿命,无量功德都具足了吗!师父讲的道理,不是我自己创造的,而是研究经典,研究释迦牟尼佛的教法而产生的。几千年来,在佛教里,有好的一面,也有不如法的一面,我们现在要做到如法,我们就要根据释迦牟尼佛所讲的经典。

过去禅宗和净土宗推行的祖师们就分得非常的清楚,说“念佛一声,漱口三天”,难道念佛有这么不好,为什么要漱口三天?后来有祖师发现:不对呀!这样子也失去学佛的意义,念佛不是不好!所以再提倡“禅净双修”,说:“有禅有净土,犹如带角虎”,表示:哇!老虎已经很厉害,你修禅再修净,好比老虎头上再长出一对角出来,不是更厉害吗?也有讲说:“有禅无净土,十人九岔路”,修禅没有修净的话,十个人修有九个人会走错路。那么这种种说法,我想当时的祖师们是因为不希望弟子们跑道场,才这样讲的。因为假使一个学佛的人,今天跑这个道场,明天跑那个道场,跑来跑去,跑了一辈子,没有一个师父,也没有一个道场。佛教八万四千法门都可以度化众生,但是你这一跑,跑出了矛盾。

刚才讲的,到禅宗的道场去,听说“念佛一声,漱口三天”,又跑去净土宗的道场听说坐禅会走火入魔,这不是矛盾出来了吗?所以我们推行佛教,不应当有这些矛盾现象发生才好。我们讲与佛同在,所有的佛,不但本师释迦牟尼佛、药师琉璃光佛、阿弥陀佛……,十方三世诸佛都包括在里边了。“与佛同在”念起来也很顺口,而且也没有矛盾的现象,大家以后慢慢就成为习惯了。

人乘佛教推行于全世界,我们采取“宗教式”就好了。比如在这里政府说要建宫殿式的寺院,我们就来建宫殿式;在美国、在其它国家,大家建教堂,我们也建教堂就好了,如此就排除许多不必要的麻烦,所以我们在推行方面,很多事情都要因时制宜,因地制宜,因人制宜,也就是佛教所讲要运用因缘法才对。

经典里有一句话:“法无定法,定法非法”,一切由因缘而定,有什么因缘就谈什么法,就表什么法。

忍听与不听

posted in: 弘扬幸福文化 | 0

问:要是遇到一些讲是非的人,那要怎样应付?

师答:你遇到讲是非的人,因为他不修行,才讲是非,现在你知道修行,就不要学他讲是非,我们在动中修,我们讲爱语,讲佛法,讲修行的道理,你不要跟他一样就好了。

有两种对治的方法,一种就是忍听,忍着听。他是你的好朋友,找你讲是非,如果你不听,他生气了,说你看不起他,那么你就忍听,他说什么,你就“好!好!哦!哦!”要做这个工夫。

一种叫做不听,“对不起!我很忙很忙,下次再讲。”不要听。

忍听的工夫是不容易,对于修行,这个忍听很重要,很多事情必须要忍听。师父最会忍听,什么时候忍听呢?有很多老太太,尤其是那种从年轻就开始守寡的老太太,一生的烦恼痛苦,没有地方去讲,遇到师父,觉得师父大慈大悲, “师父啊!我好痛苦啊!”

“你什么痛苦? ”她就从做媳妇、先生死了开始讲……讲她一生的痛苦,你就要忍听了。师父听完了讲:“没关系,老太太!前世没有修,今生修,好好念阿弥陀佛就好了。”就是这样忍听。

如何不打妄想

posted in: 净化世道人心 | 0

问:静坐时要如何使心中不打妄想?

师答:我们静坐时要怎样使心不打妄想?这很简单,我们就是希望心不打妄想才要静坐,所以静坐时就不应该打妄想,静坐时如果心里在打妄想,就找你的心,把心揪出来,心一害怕就不敢打妄想了

行解相应法法通

posted in: 建设人间净土 | 0

问:学佛时常有行解不能相应的感觉,要如何才能行解相应?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做?

师答:行解相应,很简单,能够行就能够解,比如说我不骂人,人家不骂我,你去解吧!每一个人想通了,法法相通,就知道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