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禅定才能开悟

posted in: 净化世道人心 | 0

问:一般人的静坐都会说“开窍”,请问与佛教的禅定有何不同?

师答:其实,开窍是道家的用语,说人打坐灵魂出窍。佛教不讲开窍,而讲“开悟”。佛教说修行修得好的会开顶门,唯有好好修行开悟了,将来死后灵魂才能由顶门出去。

我们再来谈谈:“禅定”和“开悟”的关系。心对境不生妄念谓之禅;不动谓之定。比如我坐在这里不动就是定;心不妄动,净除妄念,就叫禅定。比如达摩祖师面壁九年,如果我看到你,好像是看墙壁一样,不起任何心,就可说是禅定。唯有修禅定才能开悟。因为修禅定好比我们看住一桶水,不让它动摇,等过了一段时间之后,水能映照出天上的一切,这就叫做“开悟”,所以开悟与开窍是截然不同的,我们不要随意把佛教好的话,和其他词句混为一用。

善恶念头都要净化

posted in: 净化世道人心 | 0

问:为什么要“众善奉行”,又要“自净其意”?

师答: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”,这四句话就把佛教解释得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“诸恶莫作”,就是一切坏事都不要做,无论多小的坏事都不要做,甚至以鼻子嗅花香也算是坏事,因为花贡献香味让周遭每个人都闻得到,但是如果你特别用鼻子又吸了几下,贪心就起了,所以是坏事。再比如对面一个窈窕淑女走过去,本来与你无关,可是你如果回头再看她两眼,这就是坏事。但是学佛了之后就要“觉”,要觉到连类似以上这两种细微的坏事都不去做,这就叫持戒。

“众善奉行”,就是要做一切的好事,要行善到最基本最细微的程度。

“自净其意”,很多人都误以为,只要我不想坏的事情就是自净其意,我们必须做到很微细的念头都不生起来,把善的、恶的意念都净化才行。如果你做了很多好事,你心里执着自己做过的好事,念念不忘,这样就不解脱。学佛就要求解脱,所以还要进一步修净意。如果能做到净意,就能和释迦牟尼佛相应。常常保持净意,就是寂灭相。

“是诸佛教”,就是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这么教育的,只是我们大家不知道,现在师父这么一讲,大家就能明白原来这就是佛教。

花开见佛悟无生

posted in: 净化世道人心 | 0

有人说老太太念佛就好了,但是念佛还有“阿弥陀佛”四个字;参禅则是“置心一处”,把心放在一个地方。但是人乘佛教讲的很简单,也可以不必念佛,也可以不必置心一处,当下就是不生不灭。“阿弥陀佛”的法门,是“有”的法门;禅的法门,是“无”的法门;但人乘佛教是“非有非无”的法门,如果我们当下非有非空,一年四季如此,那就是菩萨了。能够做到非有非空,所行的一切就叫菩萨行。如果我们只行善,只能升天;如果执空,就是小乘;如果非有非空,那就是学菩萨了。

这些道理,很深也很浅,可以说是非深非浅,如果做得到,人人都是菩萨。常常听到人家在叫菩萨,但是什么是真正的菩萨呢?菩萨不会标榜要人家听到,要人家知道我是菩萨。菩萨只要保持非有非空,少讲多行就好了。

修行就是把不好的行为修掉;修持就是修掉不好的行为,而保持好的。行为是我们身体做的,所以修行不如修身;修身不如修心――因为心里面想,身体才会去做;修心不如无生――心既然这么不好,内众生一直生起来,干脆不生。

无生很重要,净土法门说“花开见佛悟无生”,要到西方极乐世界,莲花开了,见到阿弥陀佛,你才悟到无生的道理。可是现在大家在这里,就可以悟无生;我们现在悟无生,不在西方净土,而是“唯心净土”,见到的就是“自性弥陀”。所谓花开见佛,在西方极乐世界,莲花开了,见到的是阿弥陀佛,,我们现在是智慧花开,见到自性弥陀。

保持觉照

posted in: 净化世道人心 | 0

所谓觉照,觉就是觉察自己内心,保持没有生灭,也就是非有非空的菩萨行者。所谓打佛七、禅七,“打得心头死,许汝法身活”,七天当中,一直念佛,把第七识打下去了,不让它再生起来,这个时候,不生不灭的法身就活了。打禅七也是一样的,每天入禅定,内众生不生起来,也就是打禅七。其实说起来,禅也没有七,佛也没有七,只有人才有七。我们人有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意六根,对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尘,然后产生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识,此外还有第七识和第八识;第七识就是“我”,第八识叫“含藏识”,就等于自己的录影带、贮藏室、仓库一样。

一切事情都是这个“我”在作怪,所以要把作怪的第七识打下去,不让这个心反反复复的,所以说佛也没有七,禅也没有七,人才有七,要打人七。只要能够作到这样,二六时中走路也好,做事也好,不管做什么事情,都能保持觉照。

自己常常观照自己的内众生,二六时中都要保持不生不灭。就会有光明觉照。人乘佛教的修法很多,这也是其中之一,每天就这样修,有一个好处,就是不生烦恼。烦恼就是众生,众生就是烦恼,如果我们能够修行度内众生的话,就能度外众生。